圆足布


拼音:yuán zú bù

注音:ㄩㄢˊ ㄗㄨˊ ㄅㄨˋ

结构:圆(全包围结构)足(上下结构)布(半包围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钱hAo86.币的一种。战国时期流通于黄河流域一带。两足呈圆形,故称。区别于尖足﹑方足者。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钱币的一种。 战国时期流通于黄河流域一带。两足呈圆形,故称。区别于尖足、方足者。

网络解释:

圆足布

圆足布是战国后期在中国北方的晋地所铸行的一种平首布币。“圆足布”的特点是圆首、圆肩、圆裆、圆足,故称之为“圆足布”或“圆首布”。“清末的学者认为“圆足布”是由“方足布”演变成“圜钱”的过渡形式。现在经考古学家在实地发掘所获的直接资料证明,“圜钱”早有出现,所以他们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圆足布”应该是晋国铸币者为改革方足布而创造的,其开铸时间不会远于方足布中的有耳布(锐角布)。“方足布”、“圆足布”的诞生都是在“尖足布”产生之后。“圆足布”兴于晋北,“方足布”则产生于河南,后来“方足布”流行于中原各地,“圆足布”则在黄河以东一带流行,数十年无重大发展。

字义分解


读音:yuán

圆yuán(1)(名)圆周所包围的一面。(2)(名)圆周。(3)(动)使圆满;使周全:~场|自~其说。(4)(Yuán)姓。(5)(形)圆满;周全: 这话说得不~。(6)(名)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也作元。(7)(名)圆形的货币;也作元:银~|铜~。

读音:zú

足zú(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足zú(1)(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2)(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3)(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读音:bù

布bù(1)(名)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麻~|~鞋。(2)姓。(3)(动)宣告;宣布:发~|公~|~告|开诚~公。(4)(动)散布;分布:阴云密~|铁路公路遍~全国。(5)(动)布置:~局|~下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