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ú guī cài
注音:ㄨˊ ㄍㄨㄟ ㄘㄞˋ
结构:无(独体结构)鲑(左右结构)菜(上下结构)
解释
⒈ 《南史·庾杲之传》:“﹝庾﹞清贫自业,食唯有韮葅、生韮杂菜。
引任昉尝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鮭常有二十七种。’”
按,鲑,泛称鱼类菜肴,“韭”、“九”谐音,三“九”故称二十七。 庾食三种韭而无鲑菜, 任昉反戏语说他食鲑多种。后因以“无鮭菜”为生活清苦之典。 唐杜甫《王竟携酒》诗:“自愧无鮭菜,空烦卸马鞍。”
字义分解
[ wú ]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 mó ]
见【南无】。
鲑读音:guī,xié[ guī ]1. 鱼名,身体大,略呈纺锤形,鳞细而圆,种类很多。
菜读音:cài菜cài(1)(名)能作副食品的植物;蔬菜:种~|野~。(2)(名)专指油菜:~子|~子油。(3)(名)经过烹调的蔬菜、蛋品、肉类等副食品:荤~|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