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城


拼音:wáng shè chéng

注音:ㄨㄤˊ ㄕㄜˋ ㄔㄥˊ

结构:王(独体结构)舍(上下结构)城(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地名。即古印度曷罗阇姞利呬城。传说其西南佛陀迦雅为释迦牟尼成道之地。
常借指佛国﹑佛寺。

引证解释:

⒈ 地名。即古印度曷罗闍姞利呬城。传说其西南佛陀迦雅为释迦牟尼成道之地。

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石柱东北不远,至曷罗闍姞利呬城(唐言王舍 )……时吠舍釐王闻频毗娑罗王野处寒林,整集戎旅欲袭,不虞边候以闻,乃建城邑。以王先舍於此,故称王舍城也。”
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王舍城之宫闕,白玉犹存; 给孤独之园林,黄金尚在。”

⒉ 常借指佛国、佛寺。

引唐广宣《驾幸圣容院应制》诗:“大唐国里千年圣,王舍城中百亿身。”
明汤显祖《欲游栖霞寺不果》诗:“金陵王舍城, 摄山有佳景。”

网络解释:

王舍城

王舍城(Rajgir),是印度次大陆的佛陀时代(公元前6-前4世纪)十六大国之一的摩揭陀国早期的都城。公元前684年,摩揭陀国定都在旧王舍城,此城因毁于火灾,向北迁移到4千米外的新城。之后,摩揭陀国为了适应国家扩张的需要,再次迁都至华氏城。定都华氏城后,王舍城逐渐荒废。新王舍城的遗址,今在印度国比哈尔邦那兰达县拉杰吉尔镇(现有遗址园区,地理坐标:东经85.42度,北纬25.03度)。王舍城是佛祖释迦牟尼长期居住修行的地方,佛陀逝世后,在王舍城举行了第一次佛教结集,因此是佛教圣地之一。

字义分解


读音:wáng,wàng[ wáng ]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5. 姓。

读音:shě,shè[ shè ]

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 姓。

读音:chéng

城chéng(1)(名)城墙:~外|万里长~。(2)(名)城墙以内的地方:东~。(3)(名)城市(跟‘乡’相对):消灭~乡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