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桓须


拼音:lǎn huán xū

注音:ㄌㄢˇ ㄏㄨㄢˊ ㄒㄨ

结构:揽(左右结构)桓(左右结构)须(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晋谢安功名盛极时﹐遭到构陷﹐见疑于晋孝武帝。一天﹐孝武帝命桓伊吹笛﹐桓伊吹完一曲以后﹐又抚筝而歌怨诗:"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在座的谢安感动得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孝武帝也面有愧色。见《晋书.桓伊传》。后用为忠而见疑的典故。

引证解释:

⒈ 在座的谢安感动得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鬚曰:‘使君於此不凡!’” 孝武帝也面有愧色。

引晋谢安功名盛极时,遭到构陷,见疑于晋孝武帝。一天, 孝武帝命桓伊吹笛, 桓伊吹完一曲以后,又抚筝而歌怨诗:“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见《晋书·桓伊传》。后用为忠而见疑的典故。 宋苏轼《次韵和刘贡父登黄鹤楼见寄并寄子由》之二:“不矜持汉节,犹喜揽桓须。”

网络解释:

揽桓须

揽桓须,汉语词语,读作 lǎn huán xū,解释为忠而见疑。

字义分解


读音:lǎn

揽lǎn(1)(动)用胳膊搂:母亲把孩子~在怀里。(2)(动)用绳子等捆:把车上的柴火~上点。(3)(动)把事情拉到自己这方面来:包~|他把责任都~到自己身上了。(4)(动)把持:独~大权。

读音:huán

桓huán(1)(名)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为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2)(名)姓。

读音:xū[ xū ]

1. 必得,应当:无须。莫须有。必须。务须。须要。

2. 等待,停留:须留(迟留,留待)。

3. 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须眉(男子的代称)。须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

4. 〔须臾〕片刻,一会儿。

5. 像胡须的东西:须根。触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