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ǐ liang gǔ
词性:名词
注音:ㄐ一ˇ ㄌ一ㄤˊ ㄍㄨˇ
结构:脊(上下结构)梁(上下结构)骨(上下结构)
造句
沧七夜痛的几乎连脊梁骨都给折了,嗷嗷大叫着。
你闭上眼,是不是感到后脊梁骨在冒凉风,是不是听到凄凉的鬼哭狼嚎,是不是有一只手在你的左肩移动,傻瓜,那是我清明节给你开的一个玩笑!
有人说,这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你也管,烦不烦啊?赵耕说“让人家穿双小号的鞋训练,我怕战士们戳我的脊梁骨!”。
这方面不明确,不像国外,有本特别厚的书告诉你什么不许拍,裸露到什么尺度,比如对露背的规定,精确到第几节脊梁骨。
至于世界,将指着她的脊梁骨咒骂。
文章要以义理意致为核心脊梁骨,气韵格调为筋骨,用典合宜为皮肤,华丽辞藻为冠冕。
嘉倩说,一个真正温暖的人,必须是有脊梁骨的,不然这样的温暖只是软趴趴没有力量的懦弱。一个真正天真的人,必定早已见过人世的复杂和阴暗,不然这样的天真不过是一时之间的无知。
试想,让那些底气不足、腰杆不硬的领导来作此承诺,他们是万万说不出口的,即便勉强说出口,必是吞吞吐吐、含含糊糊、遮遮掩掩,担心被戳穿脊梁骨。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再速。只有以坚强的意志,挑起失败的重担,才能迎来成功的新生,苍茫大地,只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主宰未来的沉浮。站起来吧,挺起笔直的脊梁骨,下一。
这马他骑了好几年了,不备鞍子磨毛皮,它灰黄色的毛茬子由脊梁骨向两边肋骨抹下去,形成一条条的纹印,纹印的下面隐显着鞭痕的结痂。
解释
脊梁骨jǐliánggǔ
(1) 〈方〉[.好工具]脊柱
英spine⒈ 脊柱的俗称。
引《朱子语类》卷三五:“又举小南和尚偶靠倚而坐,其师见之,厉声叱之曰:‘恁地无脊梁骨!’”
《花城》1981年第6期:“饿得我肚皮贴了脊梁骨啰!”
⒉ 用作比喻。常指人的志气、力量或节操。
引《景德传灯录·宣鉴禅师》:“德山老人一条脊梁骨硬似铁,抝不折。”
《朱子语类》卷三五:“士不可以不弘毅。先生举程先生语曰:重担子须是硬着脊梁骨方担荷得去。”
⒊ 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或可依靠的骨干力量。
引华山《山中海路》五:“彦继学一面读,一面想。有了铁,工业就有了脊梁骨,一个新的工业基地就可以围绕着它建设起来。”
《新华月报》1979年第3期:“他们是我们国家的脊梁骨!”
构成脊柱的小骨,中间为一大孔,椎孔相连成一长管,由脊髓通过,共二十四枚。
字义分解
脊jǐ(1)(名)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柱:~髓|~椎。(2)(名)物体上形状像脊柱的部分:山~|屋~|书~。
梁读音:liáng梁liáng(1)(名)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条。(2)(名)通常也指檩:正~|二~|无~殿。(3)(名)桥:桥~|津~。(4)(名)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山~。梁liáng(1)(名)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2)(名)南朝之一;公元502…557;萧衍所建。参看〔南北朝〕。(3)(名)后梁。(4)(名)(Liánɡ)姓。
骨读音:gǔ,gū[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