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书袋


拼音:diào shū dài

注音:ㄉ一ㄠˋ ㄕㄨ ㄉㄞˋ

结构:掉(左右结构)书(独体结构)袋(上下结构)

造句

因此,理清我们关于艺术的概念,不仅仅是一桩干巴巴的掉书袋的事情。

深厚的学养为“四洪”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也带来“掉书袋”的不良影响。

不是很好找。来北京我带你去逛逛。李敖的书太掉书袋了。

不过有时候我也像个完美主义者一样眨巴着眼睛,想起青年时代犯过的流行毛病;我发现有些典故有掉书袋的嫌疑,有些诗有文过其辞的地方。

假如相信鬼魂听起来未免过时或迷信,换个掉书袋子的说法,就是相信潜意识的自主特性。两者是相同的。

一枝红杏出墙来,愿你周末更精彩;两个黄鹂鸣翠柳,愿你周末逍遥游;三军过后尽开颜,愿你周末乐无限;不是我想掉书袋,惟愿朋友人自在。

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我发现有些典故有掉书袋的嫌疑,有些诗有文过其辞的地方。

解释


词语解释:

掉书袋diào shūdài

(1) 比喻说话、写文章爱引用古书词句,以hAo86.显示有学问

英fill one's writing with quotations to parade learning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掉书语”、“掉书囊”。

引宋马令《南唐书·彭利用传》:“﹝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宋刘克庄《跋刘叔安<感秋八词>》:“近岁放翁、稼轩,一扫纤艳,不事斧凿,高则高矣,但时时掉书袋,要是一癖。”
夏衍《谈做文章》:“搞文艺文化工作的人当然要尽可能的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书,但是不择对象地掉书袋子反而会显出作者的浅薄。”
宋洪迈《夷坚三志·南城毛道人》:“吾藜莧之肠,何能陪膏粱之腹,与读书人掉书语哉!”
清钱谦益《舟发潞河书事感怀》诗之四:“老去惟应思帝力,穷来只合掉书囊。”

国语词典:

讥笑人喜欢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的毛病。《十国春秋.卷三二.南唐.彭利用传》:「对家人稚子,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谭,俗谓之掉书袋。」也作「调书袋」。

成语解释

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南唐书·彭利用传》:“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言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旗人掉书袋,有时不伦不类,王有龄倒真的好笑了。”

掉文袋

掉书袋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显示自己。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掉书袋

掉书袋,读音diào shū dài,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卖弄才学。现在常常称那些说话好引经据典、卖弄学问的人为“掉书袋”。

字义分解


读音:diào

掉diào(1)(动)落:~下去。(2)(动)减损:~色。(3)(动)遗失:~了东西。(4)(动)回转:~头。(5)(动)摆动:尾大不~。(6)(动)换:~换。(7)(动)落在后面:永不~队。(8)(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改~不良习惯。

读音:shū

书shū(1)本义:(动)写字;记录;书写:(动)写字;记录;书写(2)(名)字体:隶~。(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4)(名)书信:家~。(5)(名)文件:说明~。

读音:dài

袋dài(1)(名)口袋:~子。(2)(量)用于装口袋的东西:两~儿面。(3)(量)用于水烟或旱烟:一~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