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塞子


拼音:shā sāi zi

注音:ㄕㄚ ㄙㄞ ˙ㄗ

结构:沙(左右结构)塞(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指生长在塞外沙漠地带的胡人。

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前后片各五句,两平韵。也有作四十九字、五十字,前后各四句[.好工具]三平韵或三仄韵的。

引证解释:

⒈ 指生长在塞外沙漠地带的胡人。

引元朱凯《昊天塔》第四折:“我做将军快敌鬭,不吃乾粮则吃肉。你道是敢战官军沙塞子,怎知我是畏刀避箭韩延寿。”

⒉ 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前后片各五句,两平韵。也有作四十九字、五十字,前后各四句三平韵或三仄韵的。

网络解释:

沙塞子

沙塞子,词牌名,又称“沙碛子”,原唐教坊曲名。此词调以朱敦儒《沙塞子·万里飘零南越》为正体,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另有双调四十九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三种变体。格律多以平韵格为主,字数有四十二、四十九、五十三种。代表作品有朱敦儒《沙塞子·万里飘零南越》、葛立方《沙塞子·天生玉骨冰肌》等。

字义分解


读音:shā,shà[ shā ]

1.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4. 姓。

读音:sāi,sài,sè[ sāi ]

1.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读音:zǐ

子zǐ(1)(名)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女|~孙|~婚|~侄|父~|独生~。(2)(名)人的通称:男~|女~。(3)(名)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夫~|诸~百家。(4)(名)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三类:~部|~书|经、史、~、集。(5)(代)古代指第二人称你:以~之矛;攻~之盾。(6)(名)(~儿)种子:瓜~儿|~实。(7)(名)(~儿)卵:鱼~|鸡~儿。(8)(形)幼小的;小的;嫩的:~猪|~城|~姜。(9)(动)(~儿)小而坚硬的块状物或粒状物:枪~儿|棋~儿。(10)(名)(~儿)铜子儿;铜元:大~儿|小~儿|一个~儿。(11)(量)(~儿)用于能用手指掐住的一束细长的东西:一~儿线|一~儿挂面。(12)姓。子zǐ(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子zǐ(名)地支的第一位。参看〔干支〕。子zi(1)名词后缀。加在名词性词素后:帽~|旗~|桌~|命根~。b)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素后:矮~|垫~|扣~|胖~|折~|坠~。(2)个别量词后缀:一下~|一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