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竹


拼音:sī mǎ zhú

注音:ㄙ ㄇㄚˇ ㄓㄨˊ

结构:司(半包围结构)马(独体结构)竹(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竹的一种,产于岭南,可制弓。

引证解释:

⒈ 竹的一种,产于岭南,可制弓。 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岭表有竹,俗读司马竹,又曰私麻竹。

引《南越志》曰:沙麻竹,可为弓,似弩,谓之溪子弩。或曰苏麻竹,或曰麤麻竹,今讹为司马竹。”

网络解释:

司马竹

司马竹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ī mǎ zhú ,出自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

字义分解


读音:sī

司sī(1)本义:主管。(2)(动)主持、操作。(3)(名)一级机关内一部门。(4)姓。

读音:mǎ

马mǎ(1)基本义:(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2)(形)大:~蜂|~勺。(3)(Mǎ)姓。

读音:zhú[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