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松之


拼音:péi sōng zhī

注音:ㄆㄟˊ ㄙㄨㄥ ㄓ

结构:裴(上下结构)松(左右结构)之(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人名。(西元372~451)​字世期,南朝宋闻喜人。

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372~451)​字世期,南朝宋闻喜人。博览坟籍,立身简素,累官太中大夫。奉敕注陈寿《三国志》,网罗繁富。又著《文论》、《晋纪》等。

网络解释:

裴松之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南朝宋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作注。与儿子裴骃、曾孙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

字义分解


读音:péi

裴péi(1)(Péi)姓。(2)(名)长衣下垂的样子。

读音:sōng

松sōng(1)(名)松科植物总称:~科植物。(2)(形)松散:~~垮垮。(3)(动)使……松:~~腰带|~~琴弓。(4)(形)经济宽裕:大手大脚;手~得很。(5)(动)解开;放开:~手|~绑。(6)(名)用鱼虾瘦肉等做成的绒状或碎沫状的食品:肉~|鱼~。(7)姓。

读音:zhī[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