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丁兵


拼音:bā dīng bīng

注音:ㄅㄚ ㄉ一ㄥ ㄅ一ㄥ

结构:八(独体结构)丁(独体结构)兵(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南北朝北周实行过的一种兵制﹐把境内民丁分八批轮换服役。

引证解释:

⒈ 南北朝北周实行过的一种兵制,把境内民丁分八批轮换服役。

引《周书·武帝纪上》:“三月丙寅,改八丁兵为十二丁兵,率岁一月役。”
《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二年》载此事, 胡三省注云:“八丁兵者,凡境内民丁分为八番,递上就役。”

网络解释:

八丁兵

八丁兵,南北朝北周实行过的一种兵制,把境内民丁分八批轮换服役。

字义分解


读音:bā

八bā(1)数目字:~成|~股|~卦。(2)不定数;表示多:~面玲珑。

读音:dīng,zhēng[ dīng ]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读音:bīng

兵bīng(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