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ōng xiè tián
注音:ㄍㄨㄥ ㄒ一ㄝˋ ㄊ一ㄢˊ
结构:公(上下结构)廨(半包围结构)田(独体结构)
解释
⒈ 隋唐时期给各官署以所收地租补充办公经费的公田。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诏给外官公廨田,为公廨田名称之始。 唐制内外各官署均依照等级高低,分别给予公廨田。在京官署公廨田自二十六顷至二顷,在外诸州公廨田自四十顷至一顷。官吏解职,移交后任。公廨田租给农民耕种,苛收地租。 唐以后无给公廨田的记录。
字义分解
公gōng(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6)(名)公事;公务:办~|~余。(7)(Gōnɡ)姓。(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廨读音:xiè廨xiè(名)古代通称官署。
田读音:tián田tián(1)姓:~老头|老~头。(2)(名)田猎:田径赛。(3)(名)田地:~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