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


拼音:pá shān hǔ

词性:名词

注音:ㄆㄚˊ ㄕㄢ ㄏㄨˇ

结构:爬(半包围结构)山(独体结构)虎(半包围结构)

造句

我们热爱动物,就像爬山虎倚靠着光洁的墙壁。

爬山虎的叶子刚长出来是嫩红的,不几天就变成嫩绿的了。

整堵墙的爬山虎长得密不透风。

我家的爬山虎已蔓延到邻居家的墙上了。

爬山虎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下午光照强,所以较热,以种植不惧烈日晒的花卉为宜,如梅花、丝瓜、半支莲、牵牛花、凌霄、爬山虎、扶芳藤等。

烟囱几个几个的丛集在一起,窗户隐没在爬山虎中。

本该老实攀爬在假山上的爬山虎,勾亭搭树,生生地与藤本月季共织一张巨网,遮天盖地。

每当微风轻轻滑过爬山虎时,爬山虎像被淘气的风儿掀起了绿色的衣裙,接连不断,好似一个接一个的波浪,凑成了一个绿色的海洋。

爬山虎那一片片红透的叶子被秋风像一朵朵火苗似的吹离那片灰白色墙壁,一朵朵在半空中抖动,飘落在地仍不熄灭。

解释


词语解释:

爬(好工具.)山虎páshānhǔ

(1) 一种生于中国和日本的木质藤本植物,叶子裂,通常用来攀盖墙壁和遮荫

英Boston ivy

引证解释:

⒈ 方言。山轿。

引《晨报》1933.5.21:“香客们到北安河以后,首先解决的就是‘行’……‘行’的方法可说是五花八门,有背着一束香一步步上山的,也有坐爬山虎的,或三步或九步一叩头到山顶上的。”

⒉ 即常春藤。落叶藤本植物,叶子互生,叶柄细长,花浅绿色。结浆果,球形。茎上有卷须,能附着在岩石或墙壁上。

国语词典:

一种在山间爬行的便轿,俗称为「爬山虎」。也作「扒山虎」。

词语翻译

英语Boston ivy or Japanese creeper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德语Dreispitzige Jungfernrebe (lat: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 Bio)​, Jungfernrebe, Wilder Wein, Kletterwein, Zaunrebe (S, Bio)​法语vigne vierge,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网络解释:

爬山虎 (多种植物的别称)

爬山虎(拉丁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是多种植物的别称。捆石龙、枫藤、小虫儿卧草、红丝草、红葛、趴山虎、红葡萄藤、巴山虎,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呈黄绿色,浆果紫黑色。常见攀缘在墙壁岩石上。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破瘀血、消肿毒;果可酿酒,但它的根会分泌酸性物质腐蚀石灰岩,它的根会沿着墙的缝隙钻入其中,使缝隙过大,严重可至墙体碎裂倒塌。

爬山虎 (词语释义)

爬山虎,一种生于中国和日本的木质藤本植物,叶子裂,通常用来攀盖墙壁和遮荫。

字义分解


读音:pá

爬pá(1)(动)昆虫、爬行动物等行动;人用手脚着地向前移动:~行。(2)(动)抓着东西往上去;攀登:~竿|~蔓。

读音:shān

山shān(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3)(名)蚕蔟:蚕上~了。(4)(名)指山墙:房~。(5)(名)姓。

读音:hǔ

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