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害性


拼音:bì hài xìng

结构:避(半包围结构)害(上中下结构)性(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植物避害性:即植物的敏感时期与害虫的危害期不重合,其中不选择性即植物通过改变自身形成不适合害虫取食和生存的条件。微生物有趋利避害性的特点,例如在做的趋利避害性实验时,草履虫避开高浓度盐溶液,以免自身发生脱水而发生死亡,这就是趋利避害性,生物界很多生物都具有此性质。

字义分解


读音:bì

避bì(1)(动)躲开;避免:~难|~暑。(2)(动)防止:~雷针。

读音:hài

害hài(1)基本义:(名)祸害;害处(跟‘利、益’相对):(名)祸害;害处(跟‘利、益’相对)(2)(形)有害的(跟‘益’相对):~虫|~鸟。(3)(动)使受损害:~人不浅|你把地址搞错了;~得我白跑了一趟。(4)(动)杀害:遇~。(5)(动)发生疾病:~眼|~了一场大病。(6)发生不安的情绪:~羞|~怕。〈古〉又同“曷”hé。

读音:xìng

性xìng(1)(名)性格:个~|耐~|天~。(2)(名)性能;性质:弹~|药~|油~。(3)(名)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党~|纪律~。(4)(形)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器官|~行为|~生活。(5)(名)性别:男~|女~|雄~|雌~。(6)(名)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