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伎


拼音:qiū cí jì

结构:龟(上下结构)兹(上下结构)伎(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乐舞名。

指擅长龟兹乐舞的歌伎。

引证解释:

乐舞名。

《新唐书·礼乐志十一》:“《龟兹伎》,有弹筝、竖箜篌、琵琶、五絃、横笛、笙、簫、觱篥、答腊鼓、毛员鼓、都曇鼓、侯提鼓、鸡娄鼓、腰鼓、齐鼓、檐鼓、贝,皆一;铜鈸二。舞者四人。” 清吴伟业《和杨铁崖天宝遗事》诗之二:“檀槽岂出龟兹伎,玉笛非关于闐工。”

指擅长龟兹乐舞的歌伎。

网络解释:

龟兹伎

龟兹伎是一种乐舞名,也指擅长 龟兹 乐舞的歌伎。

字义分解


读音:guī,jūn,qiū[ qiū ]

1. 〔龟兹(cí)〕中国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一带。

读音:zī,cí[ cí ]

1. 〔龟(qiū)兹〕见“龟”。

读音:jì,qí[ jì ]

1. 技巧,才能:伎痒(人擅长某种技艺,一遇机会,急欲表现,好像皮肤发痒不能自忍,亦作“技痒”)。伎俩(liāng )。

2. 古代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