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阳戈


拼音:lǔ yáng gē

注音:ㄌㄨˇ 一ㄤˊ ㄍㄜ

结构:鲁(上下结构)阳(左右结构)戈(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阳戈'谓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鲁戈”。

引《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
南朝梁萧纪《同萧长史看妓》诗:“想君愁日暮,应羡鲁阳戈。”
唐杜甫《伤春》诗之五:“难分太仓粟,竞弃鲁阳戈。”
王德锺《十九岁述怀》诗之六:“匡时挥尽鲁阳戈,天意如斯奈若何!”
元马麐《独酌谣》:“鲁戈莫麾斥, 羲车莫招摇。”
清袁于令《西楼记·检课》:“一任窗前之驹隙,不愁镜里之霜华,吾以为鲁戈难再, 江笔可危也。”
沉砺《偶成》诗:“楚囚对泣浑无补,谁为中原奋鲁戈?”

网络解释:

鲁阳戈

鲁阳戈 ,原名吕日生,山东泰安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山东行政学院教育系。历任山东行政学院助教,《山东文艺》杂志编辑,山东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当代散文》编委,山东散文学会副会长,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战友》、《一个安静的晚上》,散文集《杨柳青青》、《雨蒙蒙》、《泉城赏泉记》等。

字义分解


读音:lǔ

鲁lǔ(1)(形)迟钝;笨:愚~|~钝。(2)(形)莽撞;粗野:粗~|~莽。鲁lǔ(1)周朝国名;在山东曲阜一带。(2)山东的别称。(3)(Lǔ)姓。

读音:yáng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4)(形)凸出的:~文。(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7)(形)带正电的:~电|~极。(8)(名)指男性生殖器。(9)姓。

读音:gē

戈gē(1)(名)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2)(Gē)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