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体


拼音:zhèng shǐ tǐ

注音:ㄓㄥˋ ㄕˇ ㄊ一ˇ

结构:正(独体结构)始(左右结构)体(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三国·魏后半期盛行的一种诗风。因始于魏·齐王·芳·正始年间,故名。这时期老、庄思想盛行,士大夫崇尚清谈,文学创作也深受其影响。其中嵇康、阮籍的作品虽然也不免受了当(.好工具)时思潮的影响,但却能以隐微的方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感慨时事,成为这一时期诗歌作品的代表。

引证解释:

⒈ 三国魏后半期盛行的一种诗风。因始于魏齐王芳正始年间,故名。这时期老、庄思想盛行,士大夫崇尚清谈,文学创作也深受其影响。其中嵇康、阮籍的作品虽然也不免受了当时思潮的影响,但却能以隐微的方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感慨时事,成为这一时期诗歌作品的代表。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乃正始明道,诗杂仙心, 何晏之徒,率多浮浅,唯嵇志清峻, 阮旨遥深,故能标焉。”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正始体, 魏年号, 嵇阮诸公之诗。”

国语词典:

流行于三国魏正始年间,以嵇康、阮籍等人为代表的诗体。

网络解释:

正始体

正始为三国曹魏第三代皇帝曹芳年号,自公元240年至249年。不过习惯上所说的“正始体”,是指包括正始在内的整个曹魏后期(240~265)的文学风貌。

字义分解


读音:zhèng,zhēng[ zhèng ]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读音:shǐ

始shǐ(1)(名)最初;起头;开始:~祖|从~至终。(2)〈书〉跟“才”相同:不断学习~能进步。

读音:tǐ,tī[ tǐ ]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