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


拼音:dà jiāng jūn

词性:名词

注音:ㄉㄚˋ ㄐ一ㄤ ㄐㄨㄣ

结构:大(独体结构)将(左右结构)军(上下结构)

造句

叼到火堆边向地下一扔,昂首挺胸看作两人,尾巴意气飞扬地摇动着,其气势,就象一位得胜回朝的大将军,威风八面。

瞿式耜《瞿忠宣公集》记载天启六年正月宁远守城,歼贼一万七千余人,后奉敕为安边靖虏镇国大将军,此正西洋所进四位中之第二位也。

诏封左将军,荆州乱,涣奉命讨之,涣令侄徐尚为先锋直杀至南郡,侄徐恪飞马抢入城中,刺贼首马下,帝喜封涣为大将军。

东晋大司马大将军桓温,雄姿英发不可一世,自认为样貌出众,风神俊朗,器宇不凡,常常自比司马懿、刘琨这样的大英雄。

小姐,您原本是大翰国大将军之嫡女夜汐月,是大翰国远近驰名的美人。

没过多久,蒋琬又升了官,任大将军,兼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匈奴人日出时便在抢渡,大将军已去渡口了。

后来就赶上大将军何进召天下猛将、豪杰云集京城洛阳向何太后施压,这个时候董卓就趁着老何被杀之机率领步骑三千人强行进入京师。

春秋时期,郑国攻打宋国,宋国大将军华元率军迎战。

吴金虎大将军也成为了乾昊的贴身侍卫,对乾昊忠心耿耿,出入相随,就如同当年跟随李庚首领那般情景。

解释


词语解释:

大将军dàjiāngjūn

(1) 武官名。始于战国,汉代以后历代沿置,为将军的最高或较高的称号

例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州军务记》英title of military officer in ancient China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武官名。始于战国,汉代沿置,为将军最高称号,多由贵戚担任,统兵征战并掌握政权,职位极高。 三国至南北朝,战事频繁,当朝大臣多兼大将军官号。 隋左右武卫、左右武侯等各置大将军,为禁军高级武官。 唐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军、十六卫亦置大将军,其职与隋略同。 宋代十六卫大将军已成空衔。

⒉ 古代武官名。自唐至元,武散官有大将军。

⒊ 古代武官名。 明清两代于战时设大将军,统兵作战,战后即废。

⒋ 明代称由西洋传进的一种大炮。

引《明史·兵志四》:“至嘉靖八年,始从右都御史河鋐言,造佛郎机礮,谓之‘大将军’……以铜为之,长五六尺,大者重千餘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长颈,腹有修孔。以子銃五枚,贮药置腹中,发及百餘丈,最利水战。”

国语词典:

职官名。起于战国,历代多相沿用,汉时其位最尊。

字义分解


读音:dà,dài[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读音:jiāng,jiàng,qiāng[ jiāng ]

副词。就要;快要 【组词】:天~下雨

介词。把;拿【组词】:~功赎罪。

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组词】:~军。

带领;搀扶【组词】:~幼弟而归。扶~。

做【组词】:慎重~事。

休养;调养【组词】:将养。

文言副词。又;且 【组词】:~信~疑。

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 【组词】:赶~上去。

读音:jūn

军jūn(1)(名)军队:我~|陆~|八路~|解放~| 参~|裁~|生产大~|劳动后备~。(2)(量)军队的编制单位;一军辖若干师:第一~|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