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乘骢


拼音:bì chéng cōng

注音:ㄅ一ˋ ㄔㄥˊ ㄘㄨㄥ

结构:避(半包围结构)乘(镶嵌结构)骢(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后汉书.桓典传》:"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乘骢御史。'"后以"避乘骢"指回避侍御史。

引证解释:

⒈ 同“避驄马”。

引宋曾巩《送赵资政》诗:“朝廷推指佞,都邑避乘驄。”
元萨都剌《送唐卿御史》诗:“故乡归衣锦,行路避乘驄。”
元大訢《送萨天锡照磨赴燕南宪幕》诗:“重来无几日,除道避乘驄。”

网络解释:

避乘骢

避乘骢,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ì chéng cōng,同“ 避骢马 ”。

字义分解


读音:bì

避bì(1)(动)躲开;避免:~难|~暑。(2)(动)防止:~雷针。

读音:chéng,shèng

[ chéng ]

1. 骑,坐:乘马。乘车。乘客。乘警。

2. 趁着,就着: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xìng)。因利乘便。

3.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乘法。乘幂(mì)。乘数。

4.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上乘。下乘。

5. 姓。

[ shèng ]

1. 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千乘之国。

2. 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3. 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野乘。

读音:cōng

骢cōng(名)〈文〉青色与白色夹杂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