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挞伐


拼音:dà zhāng tà fá

词性:成语

注音:ㄉㄚˋ ㄓㄤ ㄊㄚˋ ㄈㄚˊ

反义词:和平共处,

造句

封建社会不仅通过侮称对上述几类女人大张挞伐,而且还要对她们绳之以法。

如果他们一旦坚决支持我们,也就同我们一样成了拉丁美洲大张挞伐的对象。

清代中期,汉学形成了独立的学术派别,与宋学形成了壁垒分明的对立,汉学对宋学大张挞伐。

红难又起大张挞伐脂批重疑小试推敲。

一旦国家无内顾之忧,陛下可以整军经武,对东虏大张挞伐,以雪今日之耻,永绝边境之患。

江湖人不论是英雄好汉,或者是邪巨外道,一旦引起官府的注意,大张挞伐,结果下场将够惨的。

解释


词语解释:

大张挞伐dàzhāng-dáfá

(1) 大规划地攻击讨伐,也指对人进行攻击、声讨

(好工具.)英attack on a grand scale

引证解释:

⒈ 大规模地用兵征讨。

引《痛史》第十九回:“阿剌罕奏道:‘臣以为日本远在海外,不易伐……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⒉ 指进行猛烈抨击或声讨。

引《十月》1981年第3期:“明明是一件好事,为什么有的人……还极不满意,大张挞伐呢?”

国语词典:

张,施展、运用。挞伐,征讨、征伐。大张挞伐指以武力大举讨伐。亦指对人身进行攻击、声讨。

成语解释

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张:施行;挞伐:征讨)。

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我国若不大张挞伐,一奋神威,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他那里肯甘心就范呢!(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口诛笔伐、大力声讨、大动干戈

和平共处、歌颂功德

大张挞伐动宾式;作谓语;多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大张挞伐

大张挞伐是一个词语,读音是dà zhāng tà fá张:展开。全句意思是比喻大规模地攻击或声讨。

字义分解


读音:dà,dài[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读音:zhāng

张zhāng(1)基本义:(动)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2)(动)陈设;铺排:~灯结彩|大~筵席。(3)(动)扩大;夸张:虚~声势。(4)(动)看;望:东~西望。(5)(动)旧时商店开业:新~|开~。(6)(量)与成张的事物搭配:两~纸|三~床|一~嘴|一~弓。(7)(名)二十八宿之一。(8)(Zhānɡ)姓。

读音:tà

挞tà(动)〈书〉用鞭子或棍子打。

读音:fá

伐fá(1)(动)砍:~树。(2)(动)攻打: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