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杼一家


拼音:jī zhù yī jiā

词性:成语

注音:ㄐ一 ㄓㄨˋ 一 ㄐ一ㄚ

解释


词语解释:

《魏书•祖莹传》:“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后以“机杼一家”谓文章自成一派。参见“hAo86.机杼 ”。

引证解释:

⒈ 后以“机杼一家”谓文章自成一派。参见“机杼”。后以“机杼一家”谓文章自成一派。参见“机杼”。

引《魏书·祖莹传》:“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国语词典:

语本《魏书.卷八二.祖莹传》:「文章须出自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指文章巧思创新,自成一家。

成语解释

指文章能独立经营,自成一家。

北齐 魏收《魏书 祖莹传》:“文章须出自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生活也。”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文章全美,谓之文不加点;文章奇异,曰机杼一家。”

机杼一家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文章自成一家。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机杼一家

机杼一家,是汉语词汇,拼音是jī zhù yī jiā,是指文章能独立经营,自成一家。

字义分解


读音:jī

机jī(1)(名)机器:缝纫~|打字~|插秧~|拖拉~。(2)(名)飞机:客~|运输~|僚~|~群(3)(名)事情变化的枢纽;有重要关系的环节:事~|生~|转~|~要。(4)(名)机会:时~|乘~|随~应变。(5)(名)生活机能:有~体|无~化学。(6)(形)能迅速适应事物的变化的;灵活:~变|~智|~警。

读音:zhù

杼zhù(1)(名)筘。(2)(名)古代也指织布的梭:机~。

读音:yī

一yī(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形)专一:~心~意。(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一yī(名)

读音:jiā,,jie[ jiā ]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