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ù fù mín ān
词性:成语
注音:ㄨˋ ㄈㄨˋ ㄇ一ㄣˊ ㄢ
反义词:民不聊生,民穷财尽,
造句
那个时代,有国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宫门口有一副楹联,写着“物阜民安母仪着千秋赫濯,河清海晏圣德回万顷波澜”,字字入石三分,传递着“物阜”与“民安”的祈请。
廖俨率民除暴,招集流民,开垦山地,布施教化,物阜民安,成绩斐然,为后来安溪建县奠定坚实基础。
物阜民安,十字纵横达四海;流光溢彩,三城鼎立写千秋。
明代隆庆和议之后,长城沿线同样出现“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凑,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
先祖圣武德仁皇帝四征北羯,东定胡卑,八方诸侯望风归顺,从此天下大统,百姓再无兵戈之灾,男耕女织,物阜民安。
殷地安,殷地安,物阜民安。
这和议使得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每年所省征调费不啻百万,长城沿线出现了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
魏象枢的心态就摆得很正,他认为“国家根本在百姓,百姓安危在督抚”,因此“督抚廉则物阜民安,督抚贪则民穷财尽”。
社火,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通过祭祀神灵来保一方物阜民安。
解释
⒈ 见“物阜民康”。
物产富饶,人民安康。《孤本元明杂剧.八仙过海.头折》:「如今尘世雍熙,圣人在位,风调雨顺,物阜民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莅任半年,治得那一府物阜民安,词清讼简。」也作「物阜民熙」。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真个文修武偃,物阜民安。(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物阜民康
物阜民安作谓语、定语;指社会局面。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物wù(1)(名)东西:~品|宝~。(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
阜读音:fù1.土山。
2.(物资)多:物~民丰。
3.姓。
民读音:mín民mín(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2)(名)某族的人:藏~|回~。(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4)(名)民间:~歌|~谣。(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安读音:ān安ān(1)(形)安定:心神不~。(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6)(动)安装;设立:~电灯。(7)(动)加上:~罪名。(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9)姓。(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11)(量)安培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