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梓之才


拼音:qǐ zǐ zhī cái

注音:ㄑ一ˇ ㄗˇ ㄓ ㄘㄞˊ

解释


词语解释:

比喻优秀的良才。

成语解释

杞、梓:两种优质的木材,指良材。比喻优秀的人才。

《隋书·潘徽传》:“戎衣而笼关塞,朝服而扫江湖,收杞梓之才,辟康庄之馆。”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读音:qǐ

杞qǐ(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杞县。(2)(Qǐ)姓。

读音:zǐ

梓zǐ(1)(名)梓树;乔木:桑~。(2)(名)在木板或金属板上刻字或图;使成为印刷用的底版:~匠|~人。

读音:zhī[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cái

才cái(1)(名)才能。(2)(名)有才能的人:~子。(3)(名)姓。(4)(副)基本义:刚才;表示以前不久。(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