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橜之虞


拼音:xián jué zhī yú

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 銜(好工具.)橛之虞 ”。同“ 銜橜之變 ”。

引证解释:

亦作“銜橛之虞 ”。同“銜橜之變 ”。唐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诗:“竟無銜橜虞,聖聰矧多仁。”明何景明《功实篇》:“夫利猛獸之樂者忘銜橛之虞。”清夏燮《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一旦有觸藩之變、銜橛之虞……京師豈復有可存之地哉!”

成语解释

亦作“ 銜橛之虞 ”。同“ 銜橜之變 ”。唐 杜甫 《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诗:“竟無銜橜虞,聖聰矧多仁。” 明 何景明 《功实篇》:“夫利猛獸之樂者忘銜橛之虞。”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一旦有觸藩之變、銜橛之虞……京師豈復有可存之地哉!”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衔橜之虞

衔橜之虞(衔橜之虞)亦作“ 衔橛之虞 ”。同“ 衔橜之变 ”。 唐 杜甫 《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诗:“竟无衔橜虞,圣聪矧多仁。” 明 何景明 《功实篇》:“夫利猛兽之乐者忘衔橛之虞。”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一旦有触藩之变、衔橛之虞……京师岂复有可存之地哉!”

字义分解


读音:xián

(1)(动)用嘴含:燕子~泥。(2)(动)存在心里:~恨|~冤。(3)(动)〈书〉接受;奉:~命。(4)(动)相连接:~接。衔xián(名)行政、军事、学术等系统中人员的等级或称号:头~|授~。

读音:jué

古同“橛”。

读音:zhī[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yú

虞yú(1)(动)猜测;预料:不~。(2)(动)忧虑:无冻馁之~|兴修水利;水旱无~。(3)(动)欺骗:尔~我诈。(4)(名)传说中的朝代;舜所建。(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西陆县东北。(6)(Y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