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í xiá dàng huì
词性:成语
注音:ㄉ一ˊ ㄒ一ㄚˊ ㄉㄤˋ ㄏㄨㄟˋ
反义词:藏污纳垢,
造句
精神文明之风,如同涤瑕荡秽,对社区许多不文明的习气形成巨大冲击。
听了老师一席话,我涤瑕荡秽。
使皇上能够洞见症结,下决心涤瑕荡秽,杜渐防萌。
唐初,骨吐禄可汗涤瑕荡秽,革故鼎新,国运欣欣然又一步步强盛起来。
而我学艺半年,时日不短,便给我这次涤瑕荡秽的大好机会,一来可以吸取江湖经验增长功力,二来可以扬名立万提高泰山派声望。
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形神寂漠,耳目弗营,嗜欲之源灭,廉耻之心生,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
解释
涤瑕荡秽díxiá-dànghuì
(1) 瑕:玉上的斑点。洗涤荡除污秽。
例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汉·班固《东都赋》英mend one's way⒈ 清除缺点过失;清除污泥浊水。
引《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百姓涤瑕盪秽,而镜至清。”
李善注:“毛萇《诗传》曰:‘瑕,犹过也。’字书曰:‘秽,不絜清也。’”
黄远庸《<晚周汉魏文钞>序》:“窃观西史,文艺改革,为彼土涤瑕盪秽、日月光华之首基。”
亦作“涤瑕荡垢。” 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迁者追迴流者还,涤瑕荡垢朝清班。”
陈毅《满江红·黄金海岸》词:“看涤瑕荡垢土重光,全无敌。”
洗除污秽。比喻去除人的过失。《文选.班固.东都赋》:「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形神寂漠,耳目弗营,嗜欲之源灭,廉耻之心生,莫不优游而自得。」也作「涤秽荡瑕」、「涤瑕荡垢」。
涤:清除;瑕:玉上的斑点;荡:清除;秽:肮脏。指清除旧的恶习。
东汉 班固《东都赋》:“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
使其上下一心,痛自刻责,涤瑕荡秽,发愤为雄,犹足以为善国。(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四回)
涤瑕荡垢
藏污纳垢
涤瑕荡秽联合式;作谓语;指清除缺点等。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涤dí(动)洗涤。
瑕读音:xiá瑕xiá(名)玉上面的斑点;喻指缺点:白璧微~。
荡读音:dàng荡dàng(1)(动)摇动:~桨。(2)(动)洗涤;清除:涤~。(3)(动)放纵、不受拘束:放~。(4)(动)走来走去;无事闲逛:游~。(5)(名)浅水湖:芦花~。
秽读音:huì秽huì(1)(形)肮脏:~迹|污~。(2)(形)丑恶:~行|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