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侯蜡烛


拼音:wǔ hòu là zhú

词性:成语

注音:ㄨˇ ㄏㄡˋ ㄌㄚˋ ㄓㄨˊ

解释


词语解释:

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后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引证解释:

⒈ 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后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引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陈维崧《喜迁莺·清明前一日陪史耳翁饮雪持斋头》词:“千载鱼灯,五侯蜡烛,赢得三春梦短。”

成语解释

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后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

清·陈维菘《喜迁莺》词:“千载鱼灯,五侯蜡烛,赢得三春梦短。”

五侯蜡烛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五侯蜡烛

五侯蜡烛,是汉语词汇,出自《寒食》,解释为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字义分解


读音:wǔ

五wǔ(1)(数)四加一后所得。(2)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参看〔工尺〕。

读音:hóu,hòu[ hòu ]

1. 〔闽侯〕地名,在中国福建省。

读音:là,zhà[ là ]

1.动物、植物所产生的,或石油、煤、油页岩中所含的油质,常温下多为固体,具有可塑性,能燃烧,易熔化,不溶于水,如蜂蜡、白蜡、石蜡等。用作防水剂,也可做蜡烛。

2.蜡烛:点上一支~。

读音:zhú

(1)本义:(名)火炬。(2)(名)蜡烛:~光|~台|火~。(3)(动)〈书〉照亮;照见:火光~天|洞~其奸。(4)(量)俗称多少烛的电灯泡;指灯泡的瓦特数(并不是烛光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特的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