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ì zhī nǎo hòu
词性:成语
注音:ㄓˋ ㄓ ㄋㄠˇ ㄏㄡˋ
反义词:言犹在耳,念念不忘,昼思夜想,
造句
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他把集体利益置之脑后。
老师的话固然要听,然而妈妈的话就可以置之脑后吗?
不幸的是,战争一开始,这一战争法就被人们置之脑后。
不可耽于游玩而把正事置之脑后。
今天我要把节食计画置之脑后,想吃什麽就吃什麽。
你可以接受那个虚假的道歉,然后将其置之脑后。
我今天要把节食计划置之脑后,尽情享受一下。
我们没再继续费劲琢磨他们的行为,而是置之脑后,继续享受我们在一起的时刻。
他又整夜玩起了电子游戏,把父母和老师的告诫置之脑后,不管不顾。
李红军见刘副厂长紧张,心中也忐忑起来,这个时候什么买设备花不花钱早就被他置之脑后,一猫腰,准备窜上热磨机上去,把李建给拽下来。
解释
置之脑后zhìzhī-nǎohòu
(1) 凡事不加记忆,完全忘却;亦比喻根本不重视别人所说的话
英banish from one’s mind;ignore and forget不注意,不放在心上。
放在一边不再想起。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孔黄二人自问无愧,遂亦置之脑后。”
贾家三兄弟自从拜在姚拨贡名下,便把这孟老夫子置之脑后。(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四回)
置身事外、置之不理
言犹在耳、念念不忘
置之脑后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置zhì(1)(动)搁;放:~备|~身|置放。(2)(动)设立;布置:~办|设~。(3)(动)购置:添~。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脑读音:nǎo脑nǎo(1)(名)(~子)人体中管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动物的脑只有管全身感觉、运动的作用:~子|~神经|~颅|~壳|~浆。(2)(名)脑筋:动动~。(3)(名)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
后读音:hòu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先来~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排。~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
5.君主的妻子:皇~。~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