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苏潮


拼音:hán hǎi sū cháo

词性:成语

注音:ㄏㄢˊ ㄏㄞˇ ㄙㄨ ㄔㄠˊ

解释


词语解释: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引证解释:

⒈ 见“韩潮苏海”。

国语词典:

称韩愈和苏轼的文章气势壮阔、波涛汹涌,如潮如海。也作「韩潮苏海」。

成语解释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清 俞樾《茶香室从钞》卷八:“国朝萧墨《经史管窥》引李耆卿《文章精义》云:'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韩潮苏海

韩海苏潮作宾语;指文章的风格。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韩海苏潮

韩海苏潮是汉语词汇,拼音 hán hǎi sū cháo,出自 清·俞樾《茶香室从钞》卷八。

字义分解


读音:hán

韩hán(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2)(名)姓。

读音:hǎi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

读音:sū[ sū ]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3.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噜”字“噜苏”。

读音:cháo

潮cháo(1)(名)(2)潮汐;也指潮水:早~|海~|心~逐浪高。(3)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革命高~。(4)(形)潮湿:衣服受~了。(5)〈方〉(6)成色低劣:~银|~金。(7)技术不高:手艺~。(8)指潮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广东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