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吞声


拼音:dù kǒu tūn shēng

词性:成语

注音:ㄉㄨˋ ㄎㄡˇ ㄊㄨㄣ ㄕㄥ

解释


词语解释:

意思是闭住嘴巴,不.出一言。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引证解释:

⒈ 闭口不敢作声。形容极度害怕。

引《后汉书·宦者传·黄节》:“羣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国语词典:

心中有怨恨却绝口不敢作声。比喻非常畏惧。

成语解释

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宦者传 黄节》:“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忍气吞声、缄口不言

杜口吞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度害怕。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杜口吞声

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字义分解


读音:dù

杜dù(1)(名)杜树;即棠梨、杜梨。乔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2)姓。(3)(动)堵塞:防微~渐。

读音:kǒu

口kǒu(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tūn

吞tūn(1)(动)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地或成块地咽下去:~服|~金。(2)(动)并吞;吞没:侵~|鲸~。

读音:shēng

声shēng(1)(名)(~儿)声音:雨~。(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4)(名)名声:~誉|~望。(5)(名)声母:双~叠韵。(6)(名)字调: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