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óng ná hǔ zhì
词性:成语
注音:ㄌㄨㄥˊ ㄇㄨˋ ㄏㄨˇ ㄓˋ
解释
犹言(.好工具)龙争虎斗。
⒈ 犹言龙争虎斗。
引宋喻汝砺《八阵图》诗:“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拏虎掷堆胸胄。”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寒烟衰草凝碧,嘆龙拏虎掷,几时寧謐。”
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自汉迄今,全史之大部分,皆演於江河间之原野,彼龙拏虎掷,甲兴乙仆,殆未有出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数省外者也。”
犹言龙争虎斗。
宋·喻汝砺《八阵图》诗:“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拏虎掷填胸胄。”
自汉迄今,全史之大,部分,皆演于江河间之原野,被龙拏虎掷,甲兴乙仆,殆未有出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数省外者也。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
龙拏虎跳、龙争虎斗
龙拏虎掷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斗争激烈。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龙lóng(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4)(名)(Lónɡ)姓。
拏读音:ná1.同“拿”。
2.牵引。
虎读音:hǔ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
掷读音:zhì掷zhì(动)扔;投:~还|~弹筒|~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