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粮藉寇


拼音:jī liáng jiè kòu

词性:成语

注音:ㄐ一 ㄌ一ㄤˊ ㄐ一ㄝˋ ㄎㄡˋ

解释


词语解释:

语本古谚'赍盗粮,借
或作藉

或作寇
.兵'。

引证解释:

⒈ 语本古谚“齎盗粮,借(或作藉)贼(或作寇)兵”。参见“齎盗粮”。

引清夏燮《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是国家正供之入,适足为齎粮藉寇之资。”

成语解释

赍:资助;藉:同“借”;寇:贼寇。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

《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清·夏燮《中西纪事》第16卷:“是国家正供之人,适足为赍粮藉寇之资。”

赍盗粮,借贼兵

赍粮藉寇作谓语、定语;指做蠢事。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赍粮藉寇

赍粮藉寇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ī liáng jiè kòu,意思为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出自于 《荀子·大略》。

字义分解


读音:jī

赍jī(1)(动)怀着:~恨|~志以殁(mò)。(2)(动)把东西送给人:~发|借寇兵而~盗粮(把兵器献给匪徒;把粮食送给盗贼)。

读音:liáng

粮liáng(1)(名)粮食:五谷杂~|干~仓|广积~|~店。(2)(名)作为税的粮:钱~|公~|完~。

读音:jiè,jí[ jiè ]

1. 垫在下面的东西。

2. 衬垫:枕藉。

3. 同“借”。

4. 抚慰:慰藉。

5. 含蓄:蕴藉。

6. 假设,假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读音:kòu

寇kòu(1)(名)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也指敌人):海~|外~。(2)(动)敌人来侵略:入~。(3)(Kòu)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