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ù shī hán wén
注音:ㄉㄨˋ ㄕ ㄏㄢˊ ㄨㄣˊ
解释
⒈ 唐代杜甫的诗与韩愈的文。谓诗文的典范。
引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瞻谓杜诗韩文, 颜书左史,皆集大成者也。”
字义分解
杜dù(1)(名)杜树;即棠梨、杜梨。乔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2)姓。(3)(动)堵塞:防微~渐。
诗读音:shī诗shī(名)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抄|~词|~风|~集|~句|~剧|~律。
韩读音:hán韩hán(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2)(名)姓。
文读音:wén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