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文不讳


拼音:lín wén bù huì

词性:成语

注音:ㄌ一ㄣˊ ㄨㄣˊ ㄅㄨˋ ㄏㄨㄟˋ

解释


词语解释:

谓作文时﹐不须hAo86.避讳。

引证解释:

⒈ 谓作文时,不须避讳。

引《礼记·曲礼上》:“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杂觚·讳谈为同》:“古人临文不讳,或谓史迁讳‘谈’为‘同’,然《滑稽传》有‘谈言解纷’语,恐此説未确。”

国语词典:

古时对君主、尊长示敬而有避讳,但写作时为考虑避免影响文义,故不加避讳。

成语解释

临:及;讳:避讳。作文时不须避讳。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

古人临文不讳,或谓史迁讳谈为同,然滑稽传有谈言解纷语,恐此说未确。(清 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五)

秉笔直书

临文不讳连动式;作谓语;指作文时不须避讳。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临文不讳

临文不讳,读音:lín wén bù huì,汉语成语;释义:临:及;讳:避讳。作文时不须避讳。

字义分解


读音:lín

临lín(1)基本义:靠近;对着:靠近;对着(2)(动)来到;到达:光~|苑~|身~其境。(3)(副)将要;快要:~别|~睡|~产。(4)(动)照着字画摹仿:~摹|~贴|~画。(5)(Lín)姓。

读音:wén

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

读音:bù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huì

讳huì(1)(动)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讳:隐~|直言不~。(2)(名)忌讳的事情:犯了他的~了。(3)(名)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