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贱伤农


拼音:gǔ jiàn shāng nóng

词性:成语

注音:ㄍㄨˇ ㄐ一ㄢˋ ㄕㄤ ㄋㄨㄥˊ

造句

谷贱伤农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国历代统治者对这一点都很重视。

既防止“米贵伤民”,也要防止“谷贱伤农”。

包括周望军在内,许多中国官员担心“谷贱伤农,米贵伤民”。

如果是在二十世纪,我一定会非常着急,因为谷贱伤农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这位负责人说,“谷贱伤农,米贵伤民”。

农民反而担心到时候谷贱伤农了。

既要防止谷贱伤农,又要防止米贵伤民。

听了李牧的话,几人都沉默了下来,谷贱伤农,对于以农业为主的河谷村来说,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挣脱这个枷锁。

统收意味着不会出现严重的谷贱伤农的事情,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盘活南洋的经济。

他同时指出,中国粮食供求关系、市场波动仍然复杂,存在“谷贱伤农、米贵伤民”调控的两难选择。

解释


词语解释:

谷贱伤农gǔjiàn-shāngnóng

(1) 粮价过低伤害了农民的利益

英When the grain is cheap,the farmers suffer

引证解释:

⒈ 原指丰年商人抑低粮价,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后泛指粮价过低,损害农民的利益。

引语本《汉书·食货志上》:“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新五代史·杂传十六·冯道》:“明宗问曰:‘天下虽丰,百姓济否?’ 道曰:‘穀贵饿农,穀贱伤农。’”
宋苏轼《论给田募役状》:“今者穀贱伤农,农民卖田,常苦不售,若官与买,则田穀皆重,农可小紓。”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谷贱伤农’的古语成为都市间报上的时行标题。”

国语词典:

谷价低贱,农民收入减少。

如:「为了预防谷贱伤农,政府设有稻米平准基金,以维持谷价在一定水准之上。」

成语解释

指粮价过低,损害农民的利益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谷贱伤农”的古语成为都市间报上的时行标题。(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谷贱伤农主谓式;作宾语;指粮价过低,使农民受到损害。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农民从出售粮食中获取之利润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Q)和粮价(P),利润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二者成负相关关系。另外,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然而,在经济学界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字义分解


读音:gǔ,yù[ gǔ ]

1.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低洼地:峡~。万丈深~。

2.谷类作物的总称。也特指粟:五 ~。~草。

3.古代百谷的统称,即农作物的统称。

4.〈方〉稻。也指稻的子实。

读音:jiàn

贱jiàn(1)(形)(价钱)低(跟‘贵’相对):~卖|~价|菜~了。(2)(形)地位低下(跟‘贵’相对):贫~|卑~。(3)(形)卑鄙;下贱:~骨头|~脾气。(4)(形)谦辞;称有关自己的事物:(您)贵姓?~姓王。

读音:shāng

伤shāng(1)(动)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害:内~|虫~。(2)(动)伤害:出口~人|~感情。(3)(动)悲伤:忧~|哀~。(4)(动)因过度而感到厌烦(多指饮食):吃糖吃~了。(5)(动)妨碍:无~大体。

读音:nóng

农nóng(1)(名)农业:~村|~场|~具|~林|~忙|~田|~闲|~械|~学|~药|~产品。(2)(名)农民:~会|~协|~夫|~妇。(3)(名)(N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