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头三牲


拼音:zhū tóu sān shēng

注音:ㄓㄨ ㄊㄡˊ ㄙㄢ ㄕㄥ

解释


词语解释:

指旧时用于祭祀的牛、.羊、猪。亦泛指祭品。

引证解释:

⒈ 指旧时用于祭祀的牛、羊、猪。亦泛指祭品。

引《西游记》第三二回:“银角用手指道:‘这骑白马的是唐僧,这毛脸的是孙行者。’ 八戒听见道:‘城隍,没我便也罢了,猪头三牲,清醮二十四分……’口里嘮叨,只管许愿。”

网络解释:

猪头三牲

猪头三牲,读音为zhū tóu sān shēng ,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旧时用于祭祀的牛、羊、猪。亦泛指祭品。

字义分解


读音:zhū

(名)哺乳动物;鼻和口都长;耳朵大;是人类大量饲养以供食用的一种家畜:~草|~场|~肝|~革|~倌|~獾|~圈|~栏|~肉|~舍|~蹄|~头|~崽。

读音:tóu,tou[ tóu ]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读音:sān

三sān(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shēng

牲shēng(1)(名)家畜:~口。(2)(名)古代祭神用的牛、羊、猪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