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虎拒狼


拼音:yǐn hǔ jù láng

词性:成语

注音:一ㄣˇ ㄏㄨˇ ㄐㄨˋ ㄌㄤˊ

解释


词语解释:

hAo86.亦作'引狼拒虎'。
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引清陈天华《猛回头》:“断不可借外洋的兵,那引虎拒狼的下策,劝列位万万莫做。”
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而引狼拒虎之祸,势又缘兹以起,且至不可收拾。”

成语解释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清·陈天华《猛回头》:“断不可借外洋之兵,那引虎拒狼大下策,劝列位万万莫做。”

引狼拒虎

引虎拒狼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引虎拒狼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字义分解


读音:yǐn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读音:hǔ

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

读音:jù

拒jù(1)(动)抵抗;抵挡:抗~|~敌。(2)(动)拒绝:来者不~|~不执行|~谏饰非。

读音:láng

狼láng(名)哺乳动物;形状和狗相似;昼伏夜出;性情残忍而贪婪;伤害人畜;对畜牧业有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