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à xìng qǐ wěi
词性:成语
注音:ㄏㄨㄚˋ ㄒ一ㄥˋ ㄑ一ˇ ㄨㄟˇ
造句
然而,人的先天恶性可以通过“化性起伪”即后天的礼义教化、法规约束使之弃恶从善。
为此,本文分四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化性起伪”推出“学”之必要性和从“心有征知”分析“学”之可能性。
道家化性起伪之说,要不为无见。
之后还扯了一大堆,什么圣人之言,什么化性起伪,什么小人与君子,人性之根恶劣。
荀子的思想是本文的重点,尤其是对“性恶论”以及由此衍生的“化性起伪”的方法论,都作出详尽的叙述与分析,这是荀学所倡导的“君子之道”确立的前提。
人性本恶,一切礼义不外化性起伪,相信每一个在军中日久的统军将领对于这一先贤之语,都自是深有体悟。
指出普通人只要在诸多方面进行实践,就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君子”,同时更强调“化性起伪”与“积习”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解释
⒈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引《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杨倞注:“言圣人能变化本性,而兴起矫伪也。”
《宋史·蔡元定传》:“元定简学者刘礪曰:‘化性起伪,乌得无罪!’未几,果謫道州。”
罗惇曧《文学源流》:“宋儒排荀子性恶甚力,……其教人以变化气质为先,实暗用荀子化性起伪之意。”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战国·赵·荀况《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罗惇融《文学源流》:“其教人以变化气质为先,实暗用荀子化性起伪之意。”
化性起伪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性读音:xìng性xìng(1)(名)性格:个~|耐~|天~。(2)(名)性能;性质:弹~|药~|油~。(3)(名)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党~|纪律~。(4)(形)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器官|~行为|~生活。(5)(名)性别:男~|女~|雄~|雌~。(6)(名)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起读音:qǐ[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伪读音:wěi伪(1)(形)有意做作掩盖本来面貌的;虚假:~币|~令。(2)(形)不合法的:~造|~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