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扛鼎


拼音:bá shān gāng dǐng

词性:成语

注音:ㄅㄚˊ ㄕㄢ ㄍㄤ ㄉ一ㄥˇ

反义词:软弱无力,举鼎绝膑,缚鸡之力,手无缚鸡之力,

造句

若不是大恩人拔山扛鼎,我命休矣!

那举重运动员走上台,往杠铃前一站,膀圆腰粗,胸脯尽是黑毛,立在那儿像半堵黑塔,是个拔山扛鼎的大力士。

若不是大恩人拔山扛鼎,我命休矣!

项羽虽名为霸王,力能拔山扛鼎,见到这种神鬼阵势也不由得心里打鼓。

你看我,孔武有力,人高马大,拔山扛鼎,闲杂人等哪里伤得了我!

一般凡可以增加自己威力的,如雷鸣叱咤则风云变色,纵横驰骋则万人辟易,拔山扛鼎,穿金裂石,轻如飞鸟,捷似猿猱,都可以作为意念活动的内容。

项羽喜欢勇武,虽能拔山扛鼎,却终究兵败自刎;曹操唯才是举,得一时之利,但终究变乱天下。

这样的一个监牢,就算是以前的能偷梁换柱的纣王还是往后能拔山扛鼎的项羽,也休想赤手空拳逃出来。

胖子变身后,有拔山扛鼎之力,这一顿老拳下来,即使怪兽身披鳞甲,也禁不住胖子这一顿打。

暗鸣叱咤则风云变色,纵横驰骋则万人辟易,拔山扛鼎,穿金裂石,轻如飞鸟,捷似猿猱,都可以作为意念活动的内容。

解释


词语解释: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语出《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又:"力拔山兮气盖世。"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引语出《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餘,力能扛鼎。”
又:“力拔山兮气盖世。”
《云笈七籤》卷七八:“力则拔山扛鼎,倒拽九牛;诵则一日万言,五行俱下。”
《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奸徒,急偿夙债。”
清吴雷发《说诗菅蒯》十二:“雕冰鏤石,小才也;拔山扛鼎,大才也。”

国语词典:

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形容力气强大。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后以拔山扛鼎比喻勇猛过人。《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好徒,急偿夙债。」也作「拔山举鼎」、「扛鼎拔山」。

成语解释

拔:拔起来。扛:两手举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拔起大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

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拔山扛鼎,力大过人。(宋 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二卷)

拔山盖世、拔山举鼎、拔山超海

软弱无力、举鼎绝膑

拔山扛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力气极大。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拔山扛鼎

拔山扛鼎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á shān gāng dǐng,意思是指拔起大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

字义分解


读音:bá

拔bá(1)(动)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2)(动)吸出:~毒|~火罐。(3)(动)挑选:选~|提~。(4)(动)攻取:~据点。(5)(动)超出;高出:~尖|出类~萃。(6)(动)起动:~步|~脚|开~。(7)(动)把东西放在水里泡。

读音:shān

山shān(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3)(名)蚕蔟:蚕上~了。(4)(名)指山墙:房~。(5)(名)姓。

读音:káng,gāng[ gāng ]

1. 两手举东西:力能扛鼎。

读音:dǐng

鼎dǐng(1)(名)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钟~。(2)(副)正当、 正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