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鼎绝膑


拼音:jǔ dǐng jué bìn

词性:成语

注音:ㄐㄨˇ ㄉ一ㄥˇ ㄐㄩㄝˊ ㄅ一ㄣˋ

反义词:拔山扛鼎,拔山盖世,拔山超海,拔山举鼎,

解释


词语解释:

双手举起鼎而(.好工具)折断膝盖骨。

亦作:举鼎绝脰

引证解释:

⒈ 双手举起鼎而折断膝盖骨。示例:~,亦不敢以怨他人。 ◎章炳麟《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

引《史记·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説皆至大官。王与孟説举鼎,绝臏。”
张守节正义:“絶,断也。臏,脛骨也。”
后以喻力小不胜重任。 清钱谦益《答山阴徐伯调书》:“乃欲上下驰骋,追扳古人於行墨之间,斯足下所云举鼎絶臏者乎?”
林纾《桐城派古文说》:“若谭友夏者,则千力万气,无所不学,而往往举鼎絶臏。”
亦作“举鼎絶脰”。 梁启超《中国国债史》:“今日我辈对於此国债问题当何如?将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负担,莫敢辞乎?举鼎絶脰之患,恐遂不免也。”
解释: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出处:《史记·秦本纪》:“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国语词典:

举起重鼎而折断了胫骨。语出《史记.卷五.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比喻能力小而负任重。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八.谭诗.总论》:「若无天资、笔力、音节三者,而强为七古,是犹秦庭之举鼎而绝其膑矣。」

成语解释

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举鼎绝膑,亦不敢以怨他人。(章炳麟《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

力所不能

拔山扛鼎、拔山盖世、拔山超海、拔山举鼎

举鼎绝膑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举鼎绝膑

战国时期,秦武王力气很大,喜欢角斗,争强好胜。国内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均被他任命为达官显宦,经常进行决斗比赛。有一次,秦武王来到东周洛阳,看见大禹留下的九鼎,就与孟说打赌谁能举起殿前的大鼎,孟说不行。秦武王亲自举鼎,结果折断膝盖骨而死。

字义分解


读音:jǔ

举jǔ(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3)(动)兴起:义~|~兵|~火。(4)(动)〈书〉生(孩子):~一男。(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7)(动)提出:~例。(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

读音:dǐng

鼎dǐng(1)(名)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钟~。(2)(副)正当、 正在:~盛。

读音:jué

绝jué(1)(动)断绝:~交|~缘|隔~|拒~|络绎不~。(2)(动)完全没有了;穷尽;净尽:斩尽杀~|法子都想~了。(3)(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地|~壁|~处逢生。(4)(形)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技|他的书画可称双~。(5)(副)极;最:~大多数|~大部分。(6)(副)绝对(用在否定词前面):~无此意。(7)(名)绝句:五~|七~。

读音:bìn

同“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