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赵易汉


拼音:bá zhào yì hàn

词性:成语

注音:ㄅㄚˊ ㄓㄠˋ 一ˋ ㄏㄢˋ

解释


词语解释: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率汉军击赵,将至井陉口,先挑选轻骑二千,人持一赤帜,抄小路埋伏于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以诱赵。赵军出击,汉军佯败而走,赵军果空营追击。'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汉军赤帜,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为信所灭。后遂用以为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引证解释:

⒈ 见“拔赵帜易汉帜”。

成语解释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见“拔赵帜易汉帜”。

所以他们的组织专争取同伍的人,埋头苦干,意欲将新军中除满人与官长外,全体运动成熟,一举而拔赵易汉。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

拔赵帜易汉帜

拔赵易汉作谓语、定语;指战胜对方。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拔赵易汉

拔赵易汉,bá zhào yì hàn,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作谓语、定语;指战胜对方。出自《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字义分解


读音:bá

拔bá(1)(动)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2)(动)吸出:~毒|~火罐。(3)(动)挑选:选~|提~。(4)(动)攻取:~据点。(5)(动)超出;高出:~尖|出类~萃。(6)(动)起动:~步|~脚|开~。(7)(动)把东西放在水里泡。

读音:zhào

赵zhào(1)(名)周朝国名。(2)(名)旧诗文中指今河北南部。(3)(名)(Zhào)姓。

读音:yì

易yì(1)(形)轻易;容易:~于|简~。(2)(形)平和:平~近人。(3)(形)〈书〉轻视。易yì(1)(动)改变;变换:变~|移风~俗。(2)姓。

读音:hàn

汉hàn(1)(名)朝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刘邦所建。参看〔西汉〕、〔东汉〕。(2)(名)后汉。(3)(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所建的政权(1360…1363)。(4)(名)汉族:~人|~语。(5)(名)男子:老~|好~|英雄~|彪形大~。(6)(名)指银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