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本塞源


拼音:bá běn sè yuán

词性:成语

注音:ㄅㄚˊ ㄅㄣˇ ㄙㄜˋ ㄩㄢˊ

反义词:抱薪救火,火上浇油,扬汤止沸,

造句

古语说“拔本塞源”,如果争抢状元背后的意识、利益、规则等基础岿然不动,社会舆论又如何能撼动?最多,是成了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

尔朱狂狡,行路所见,裂冠毁冕,拔本塞源,邙山之会,搢绅何罪,兼杀主立君,不脱旬朔,天下思乱,十室而九。

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

元颢受制梁国,称兵本朝,拔本塞源,以资仇敌,贼臣乱子,旷代少俦!何但大王家事,所宜切齿。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虽然也是退休的一种方式,但传出去不大光彩,因此现阶段的主要任务除了遴选接班人就是维稳。

解释


词语解释:

本:树根。源:水流的源头。拔起树根,堵住源头。也作“拔本塞原”。①比喻毁灭或丢弃根本。②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引证解释:

⒈ 见“拔本塞原”。

国语词典:

比喻人毁弃根本。参见「拔本塞原」条。

成语解释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晋书 慕容垂载记》:“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复多云。”

这也是个好办法,而且简单易行,不过还不是拔本塞源之计。(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拔本塞原、本末倒置

拔本塞源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行为。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拔本塞源

拔本塞源,读音是bá běn sè yuán,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水流的源头。拔掉树根,塞住水的源头。 比喻毁灭或背弃根本忘本叛逆,也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自《左传·昭公九年》。

字义分解


读音:bá

拔bá(1)(动)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2)(动)吸出:~毒|~火罐。(3)(动)挑选:选~|提~。(4)(动)攻取:~据点。(5)(动)超出;高出:~尖|出类~萃。(6)(动)起动:~步|~脚|开~。(7)(动)把东西放在水里泡。

读音:běn

本běn(1)本义:(名)草木的茎或根:(名)草木的茎或根(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7)(形)现今的:~年|~月。(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读音:sāi,sài,sè[ sè ]

1.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

读音:yuán

源yuán(1)(名)水流起头的地方:河~|泉~|发~。(2)(名)来源: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