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én dōng wǔ xī
词性:成语
注音:ㄨㄣˊ ㄉㄨㄥ ㄨˇ ㄒ一
造句
金殿上文东武西,文官倒没什么,那些武将都是精英,可是在他眼里,分文不值。
文武大臣按文东武西由两侧门出入。
朕觉得刚才诸神临朝时,灵霄殿内群神班列在大殿内,文东武西,拜倒在丹墀下,山呼万岁,那场面太隆重、太热烈,朕自然而然高兴。
众臣在金銮殿站好,按照文东武西列成两列,文官排头的正是左丞相温博远。
金碧辉煌的大殿中,珍馐飘香,美味可餐,满朝文武列立两厢,文东武西分主次落座,各色侍女、太监恭敬的站在他们身后,随时待命。
那些百官,人人领旨,文东武西,各各叙位而坐。
城中除去民居,以文东武西之列安置了奉常,无涯,期门等氏的住所。
袁绍府中,袁绍端坐大殿之上,文东武西,列于两旁。
两旁站着九卿四相八大朝臣,其他的文武官员在帅台下边文东武西,排班站立。
县府正堂摆的桌子,刘备当然得坐首席了,下面文东武西,坐了个满满当当。
解释
⒈ 旧时文武官员站班,文官居东,西向,武官居西,东向。始于汉叔孙通所定朝仪。参阅《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引《汉书·尹翁归传》:“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 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
《明史·礼志十》:“成化十四年定,在外总兵、巡抚官位次,左右都督与左右都御史并,都督同知与副都御史并,都督僉事与僉都御史并,俱文东武西。”
本为汉代所定的朝仪,武将位在西边,文官位于东方。语本《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后以文东武西泛指文武官员排列的次序。
汉初叔孙通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官位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
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列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
《南齐书·邱巨源传》:“仰观天纬,则右将而左相,俯察人序,则文东武西。”
文东武西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
东读音:dōng东dōng(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3)(名)姓。
武读音:wǔ[ wǔ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4.姓。
西读音:xī西xī(1)(名)西方:~边|~南。(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