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ú yuè zhī huò
词性:成语
注音:ㄏㄨˊ ㄩㄝˋ ㄓ ㄏㄨㄛˋ
解释
古代中原的胡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因此用“胡越之祸”来比喻战祸。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
胡越之祸作宾语;比喻战祸。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胡hú(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3)姓。(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6)(名)胡子:~须。
越读音:yuè越yuè(1)(动)跨过:~过|~界。(2)(动)不按照一般次序;超出(范围):~级|~权。(3)(形)(声音、情感)昂扬:激~。(4)(副)表示程度的发展:脑子~用~灵。(5)(Yuè)姓。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祸读音:huò祸huò(1)本义:(名)祸患;祸事灾难:(名)祸患;祸事灾难(2)(动)损害:~国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