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尘走俗


拼音:kàng chén zǒu sú

词性:成语

注音:ㄎㄤˋ ㄔㄣˊ ㄗㄡˇ ㄙㄨˊ

解释


词语解释:

谓热中名利而奔走于尘俗之中。语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引证解释:

⒈ 谓热中名利而奔走于尘俗之中。

引语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宣和书谱·张徐州》:“不以利名芥蔕於胸次……故其胸中流出而见於笔画者,无復有抗尘走俗之状。”
元顾瑛《饯谢子兰》诗:“谈空説有丘壑志,抗尘走俗山泽容。”

国语词典:

奔走于尘俗之中,指热衷于追求名利。

成语解释

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南朝 齐 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元·顾瑛《饯谢子兰》诗:“谈空说有丘壑志,抗尘走俗山泽容。”

跋山涉水、四处奔波、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仆仆风尘

抗尘走俗联合式;作谓语;形容热中名利而到处奔走钻营。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抗尘走俗

抗尘走俗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kàng chén zǒu sú,意思是抗:举,引申为表现;尘:尘世;走:跑;俗:世俗。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出自: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

字义分解


读音:kàng

抗kàng(1)(动)抵抗;抵挡:顽~|抵~|~日战争。(2)(动)拒绝;抗拒:~命|~租。(3)(动)对等:~衡|分庭~礼。

读音:chén

尘chén(1)(名)尘土;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除~器|一~不染。(2)(名)尘世:红~|~俗。

读音:zǒu

走zǒu(1)(动)本义:跑:(2)(动)基本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3)(动)移动:挪动:挪动(4)(动)离开;去:车刚~|把土抬~。(5)(动)(亲友之间)来往:~娘家|~亲戚。(6)(动)通过;由:~这个门出去。(7)(动)漏出;泄露:~风|~漏|~气。(8)(动)改变或失去原样:~味|~样|~色|~眼。

读音:sú

俗sú(1)(名)风俗:世~|习~。(2)(形)大众的;广泛流传的:~话|~曲。(3)(形)庸俗:粗~|脱~。(4)(名)指没出家的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