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āo tǐ huà xué
注音:ㄐ一ㄠ ㄊ一ˇ ㄏㄨㄚˋ ㄒㄩㄝˊ
造句
在教化学时,可以在,比如说电气和胶体化学上多花些时间。
根据表面与胶体化学原理,分析了低渗致密砂岩气藏的孔隙结构特徵、物性特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造纸配料组分及其胶体化学特性、表面动电行为、配料组分的聚集、吸附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结果表明,采用胶体化学等现代技术可以极大地改造虫胶感光胶的性能。
本文从胶体化学角度论述了农药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
本文从胶体化学与物理化学的角度介绍了纳米颗粒的尺寸量子化效应。
无论是多相催化还是胶体化学催化反应,都涉及到反应物之间及反应物与催化剂表面的相互作用。
胶体颗粒在一定底物上的吸附对于基础胶体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胶体化学的角度阐明游离氧化铁在红粘土中的赋存状态,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是胶体化学吸附作用;
胶体化学作用是结核生成的主要成矿作用。
解释
字义分解
1.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质,用动物的皮、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来,也有人工合成的。通常用来黏合器物,如鳔胶、桃胶、万能胶,有的供食用或入药,如果胶、阿胶。
2.用胶粘:~柱鼓瑟。镜框坏了,把它~上。不可~于成规。
3.像胶一样黏的:~泥。
4.指橡胶:~皮。~鞋。~布。
5.姓。
体读音:tǐ,tī[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化读音:huà,huā[ huà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学读音:xué学xué(1)(动)学习:~书法。(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4)(名)指学科:化~|数~|新~。(5)(名)学校: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