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ǎn qiú fù chú
词性:成语
注音:ㄈㄢˇ ㄑ一ㄡˊ ㄈㄨˋ ㄔㄨˊ
反义词:未老先衰,年富力强,老态龙钟,头童齿豁,
解释
反裘负刍fǎnqiú-fùchú
(1) 反裘:反穿皮袄(古人穿裘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负刍:背柴。反hAo86.穿皮衣背柴薪,形容生活之穷困,劳苦操作。亦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
英wear coat inside out,carry faggot on the back⒈ 反穿皮衣,背着柴。
引《晏子春秋·杂上二四》:“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芻,息於涂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遂解左驂以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⒉ 古人穿皮衣以毛朝外为正,反裘指毛朝里。亦以喻愚昧或不知轻重本末。
引汉刘向《新序·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芻, 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芻?’对曰:‘臣爱其毛。’ 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也。’”
亦作“反裘负薪”。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无异於愚人,反裘而负薪,爱其毛。不知其皮尽也。”
谢觉哉《反裘负薪》:“你不知道皮弄坏了,毛就无处附着吗?”
形容贫穷劳苦。《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也作「反裘负薪」。
反裘:反穿皮衣;负:背;刍:柴草。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二四》:“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
反裘负薪
未老先衰、年富力强、老态龙钟、头童齿豁
反裘负刍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反fǎn(1)(动)回;还:~击。(2)(动)反抗;反对:造~。(3)(动)翻转:~复。(4)(动)推及:举一~三。(5)(形)与“正”相对:~面。(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裘读音:qiú1.毛皮的衣服:狐~。轻~。集腋成~。
2.姓。
负读音:fù负fù(1)(动)基本义:〈书〉背(bēi):〈书〉背(bēi)(2)(动)担负:~责任|身~重任。(3)(动)依仗;依靠:~靠|~险固守。(4)(动)遭受:~伤|~屈。(5)(动)享有:久~盛名。(6)(动)亏欠;拖欠:~债。(7)(动)背弃;违背:~约|忘恩~义。(8)(动)失败(跟‘胜’相对):胜~未分。(9)(形)小于零的(跟‘正’相对):~数|~号。(形)指得到电子的(跟‘正’相对):~数|~号。(形)指得到电子的(跟‘正’相对)
刍读音:chú刍chú(1)(名)喂牲畜的草:反~。(2)(动)割草:~牧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