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榜状元


拼音:dān bǎng zhuàng yuán

注音:ㄉㄢ ㄅㄤˇ ㄓㄨㄤˋ ㄩㄢˊ

解释


词语解释:

宋时对科举考试第五甲末名的戏称。清时三甲末名亦有此称。或称之为(.好工具)背榜。

引证解释:

⒈ 宋时对科举考试第五甲末名的戏称。 清时三甲末名亦有此称。或称之为背榜。

引宋赵昇《朝野类要·担榜》:“戏谓第五甲末名为担榜状元。”
清梁章鉅《称谓录·殿军》:“今无五甲,是三甲末名亦称担榜状元矣。”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担榜状元》:“宋赵升《朝野类要》云:‘第五甲末名为担榜状元。’按今有‘背榜’之称,背负与担荷,其义一也。”

网络解释:

担榜状元

担榜状元是一款汉语词汇, 宋时对科举考试第五甲末名的戏称。

字义分解


读音:dān,dàn,[ dān ]

1. 用肩膀挑:担水。

2. 承当,负责:担负。担任。担当。担待(a.原谅;b.担当责任)。担重任。担风险。

读音:bǎng[ bǎng ]

1.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

读音:zhuàng

状zhuàng(1)(动)形态:~态|奇形怪~。(2)(名)情况:~况|病~。(3)(动)陈述或描摹:~语|~其事。(4)(名)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纸|~子|行~。(5)(名)褒奖、委任等文件:奖~|委任~。

读音:yuán

元yuán(1)(形)开始的;第一:~始|~旦|~月。(2)(形)为首的;居首的:~首|~年。(3)(形)主要;根本:~素|~音。(4)(形)元素:一~论|二~论。(5)(形)构成一个整体的:单~。元yuán(名)货币单位;同“圆”⑥⑦。元yuán(1)(名)朝代。蒙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定国号为元。1297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Yu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