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弟子


拼音:lí yuán dì zǐ

词性:成语

注音:ㄌ一ˊ ㄩㄢˊ ㄉ一ˋ ㄗˇ

造句

这年谷雨节前后,牡丹盛开,争奇斗艳,玄宗乘月夜召杨贵妃到沉香亭,又特选十几名出色的梨园弟子奏乐唱歌助兴。

梨园内,唐明皇和杨贵妃教梨园弟子弹琴唱曲,贵妃率弟子在芙蓉花中翩翩起舞。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咸丰净脚李文茂率梨园弟子起义反清亦赖武功基础。

李隆基以前,对这些梨园弟子都很好,他不仅经常欣赏他们的演奏,自己有时也同他们一起演奏。

这些在旧社会被人轻视的梨园弟子,在新社会里,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欢迎。

,受到后世梨园弟子、梨园会馆虔诚的礼拜。

每年都会灯会最热闹的地方东西两边的城墙旁的集市上,还有就是皇家的芙蓉园里皇帝和自己的爱妃还有诸位大臣在欣赏梨园弟子的精美舞蹈。

“优孟衣冠真是假,梨园弟子旧翻新。

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声,虽梨园弟子,莫能及之。

解释


词语解释:

[.好工具]亦称“梨园子弟”。

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

唐以后泛指戏曲演员。

引证解释:

⒈ 亦称“梨园子弟”。

⒉ 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

引唐王昌龄《殿前曲》之二:“胡部笙歌西殿头, 梨园弟子和《凉州》。”
唐孟迟《过骊山》诗:“《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元白朴《梧桐雨》楔子:“高力士,你快传旨排宴, 梨园子弟奏乐,寡人消遣咱。”
《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玄宗天子移植於沉香亭前,与杨贵妃娘娘赏玩,詔梨园子弟奏乐。”

⒊ 唐以后泛指戏曲演员。

引元《月照庭·问花》套曲:“铅华满树添粧次,远胜梨园弟子。”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倩霞》:“藩府多梨园子弟,皆极一时之选,有贴旦名珍儿者,尤姣媚。”

国语词典:

唐玄宗时对梨园歌舞艺人的称呼。《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十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后用以泛称演戏的人。唐.刘禹锡〈酬杨司业巨源见寄〉诗:「渤海归人将集去,梨园弟子请词来。」也称为「梨园子弟」。

成语解释

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唐 王昌龄《殿前曲》:“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梨园子弟

梨园弟子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戏剧演员。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梨园弟子

梨园弟子,读音lí yuán dì zǐ,汉语成语,释义: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字义分解


读音:lí

梨lí(1)(名)梨树;乔木或灌木;果实是普通水果。品种很多。(2)(名)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也叫梨子。

读音:yuán

(1)(名)(~子、~儿)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花~|果~|~艺。(2)(名)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公~|动物~。

读音:dì,tì,tuí[ dì ]

1.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弟弟。兄弟。

2.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弟。堂弟。

3.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弟。师弟。

4.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弟子。徒弟。

5. 古同“第”,次序。

6. 古同“第”,但。

读音:zǐ

子zǐ(1)(名)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女|~孙|~婚|~侄|父~|独生~。(2)(名)人的通称:男~|女~。(3)(名)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夫~|诸~百家。(4)(名)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三类:~部|~书|经、史、~、集。(5)(代)古代指第二人称你:以~之矛;攻~之盾。(6)(名)(~儿)种子:瓜~儿|~实。(7)(名)(~儿)卵:鱼~|鸡~儿。(8)(形)幼小的;小的;嫩的:~猪|~城|~姜。(9)(动)(~儿)小而坚硬的块状物或粒状物:枪~儿|棋~儿。(10)(名)(~儿)铜子儿;铜元:大~儿|小~儿|一个~儿。(11)(量)(~儿)用于能用手指掐住的一束细长的东西:一~儿线|一~儿挂面。(12)姓。子zǐ(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子zǐ(名)地支的第一位。参看〔干支〕。子zi(1)名词后缀。加在名词性词素后:帽~|旗~|桌~|命根~。b)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素后:矮~|垫~|扣~|胖~|折~|坠~。(2)个别量词后缀:一下~|一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