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锜卫国


拼音:wāng qí wèi guó

注音:ㄨㄤ 一ˇ ㄨㄟˋ ㄍㄨㄛˊ

解释


词语解释:

汪踦,春秋鲁国的.一个儿童,在参加抗击齐国的战斗中牺牲。鲁国破格以成年礼葬之。踦,亦作'锜'。事见《左传.哀公十一年》及《礼记.檀弓下》。后因以'汪锜卫国'作为儿童救国的典型事例。

引证解释:

⒈ 见“汪踦卫国”。

字义分解


读音:wāng

汪wāng(1)(动)(液体)聚集:眼里~着泪水。(2)(量)用于液体:一~儿水|一~儿血。(3)(拟)形容狗叫的声音:~~。(4)姓。

读音:qí

锜qí(1)(名)古代一种带浞的烹煮器皿。(2)(名)古代的一种凿子。

读音:wèi

(1)(动)本义:防护;保卫。(2)(名)明代驻兵的地点;驻军人数比“所”多;后来只用于地名:威海~兵。(3)(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4)姓。

读音:guó

国guó(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4)(名)(Gu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