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及夕


拼音:zhāo bù jí xī

词性:成语

注音:ㄓㄠ ㄅㄨˋ ㄐ一ˊ ㄒ一

造句

虽遇着几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

日晦而归食。朝不及夕。以忧勤社稷。成王每朝。

朝不及夕形容情况危急。

被发配边疆做苦役后,他过着朝不及夕、穷困潦倒的生活,真是生不如死。

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小明家生活朝不及夕,几乎没有经济来源。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大多数人摆脱了朝不及夕的生活。

这里的人们朝不及夕,家中最贵重的财产就是那些骆驼。

朝不及夕可指生活极端贫困。

朝不及夕的近义词是朝不保夕。

解释


词语解释:

1.谓早晨不能顾及晩上。极言处境危急。 2.形(好工具.)容生活极其穷困。

引证解释:

⒈ 谓早晨不能顾及晚上。极言处境危急。

引《左传·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资治通鉴·汉武帝建元六年》:“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向导》第199期:“长沙遇学生即行检查拘拿,生命均朝不及夕了。”

⒉ 形容生活极其穷困。

引《国语·楚语下》:“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於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四》:“百官穷困,朝不及夕,尚书以下自出采樵,或饿死墙壁间,为吏兵所杀。”
宋苏轼《三槐堂铭》:“吾儕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

国语词典:

早上无法顾及晚上的事。形容情况危急窘迫。

成语解释

形容情况危急。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蔡东藩《明史演义》第一回:“虽遇着几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

朝不保夕

朝不及夕主谓式;作谓语;指生活极端贫困。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朝不及夕

朝不及夕,成语,作谓语;指生活极端贫困,形容情况危急。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七年》:“朝不及夕,何以待君?”

字义分解


读音:zhāo,cháo[ zhāo ]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读音:bù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jí

及jí(1)(动)达到:波~|普~|~格|目力所~|由表~里|将~十载。(2)(动)赶上:~时|~早。(3)(Jí)姓 。及jí(连)连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图书、仪器、标本~其他。注意:图书、仪器、标本~其他。注意

读音:xī

夕xī(1)(形)太阳落山时:~阳|~照。(2)(名)泛指晚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