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ù bù shí dīng
词性:成语
注音:ㄇㄨˋ ㄅㄨˋ ㄕˊ ㄉ一ㄥ
反义词:识文断字,精通文翰学富五车,博览群书,学贯中西,两脚书橱,如椽大笔,满腹经纶,凿壁偷光,著作等身,舞文弄墨,着作等身,
造句
几年下来,原来目不识丁的奶奶,如今说话也文里文气了。
在农村教会的许多信徒虽然目不识丁,对神的渴慕却十分迫切,能够将所有的诗歌背起来。
他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粗人。
由於时局动荡,有些人因为失学而目不识丁。
老婆婆目不识丁,但歌仔戏文却可全本地背诵。
他是个文盲,目不识丁,你就别为难他了。
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习潜质的人。
原来目不识丁的他,经过两年学习已经可以读报纸了。
别看他目不识丁,说起话来却有板有眼。
爷爷说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念过书,目不识丁。
解释
目不识丁mùbùshídīng
(1) 很少受过教育的或没有受过教育;尤指不能读、写
例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头英pletely illiterate;be totally ignorant;do not know one's ABC⒈ 连丁字都不识。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
引语出《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明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金吾之堂,口皆乳臭;誥敕之馆,目不识丁。”
《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他两个祖上也曾出仕,都是富厚之家,目不识丁,也顶个读书的虚名。”
清昭槤《啸亭杂录·苏昌》:“其子富纲为滇督几二十年……目不识丁,凡有文稿,皆倩吏胥讲释,合省传为笑柄。”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说起大众来,界限宽泛得很,其中包括着各式各样的人,但即使‘目不识丁’的文盲,由我看来,其实也并不如读书人所推想的那么愚蠢。”
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参见「不识一丁」条。
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
《旧唐书 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我试问如果你母亲要把你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俗商,或者一个中年官僚,或者一个纨袴子弟,你难产也不反抗?(巴金《家》二十五)
胸无点墨、不识之无、才疏学浅、一无所知、不识一丁、不学无术、一窍不通、不辨菽麦
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两脚书橱、学贯中西、凿壁偷光、着作等身、博览群书、舞文弄墨、如椽大笔、识文断字
目不识丁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目mù(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2)(动)〈书〉看:~为奇迹。(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4)(名)目录:书~|药~|剧~。(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不读音:bù[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识读音:shí,zhì[ shí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丁读音:dīng,zhēng[ dīng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